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

欢迎登陆中国核学会官方网站

杜祥琬院士:不要坐等西部能源供应
发布日期:2019-03-18    发布:未知

城市的能源利用水平是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。我国城市人口众多,能耗较大,也因此成为能源转型的主战场。城市能源转型已具备良好的基础,但能源的供应、环境与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。城市能源转型,虽非一朝一夕之事,但也绝不能缺少只争朝夕的紧迫感。

(文丨杜祥琬 )


     

提高东部能源自给能力对全国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 


中国能源转型涉及范围广,内容丰富,需向高效、绿色、低碳转型,格局仍待优化等等。中国的能源消耗和能源负荷区主要在东部地区,这决定了西电东送、北煤南运是长期国情。

  

关于能源供应,我提过“远方来”和“身边来”相结合的观点。我国东部地区能源资源虽不及西北部,但换一个思路来看,德国、日本等国家的能源同样不丰富,也没有“西电”可“东送”,却都在大力推进能源转型,这为我国东部地区提供了参考。

  

然而,提高我国东部能源自给能力,在观念、体制、实践上还存在许多问题。这些问题不仅涉及我国能源格局,更涉及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。只有在观念、体制、实践上做出改变,才会加快我国能源转型的进程。

  

提高东部城市能源自给比例可行性高  


谈及发展可再生能源,大家首先想到在西北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基地,西电东送。那么,我国东部有没有能力利用自身可再生能源发电?

  

我认为,提高我国东部城市能源自给比例,在资源、技术、经济三方面有很高的可行性和极大潜力。

  

首先是资源可能性。中东部各省对外来电依赖程度高,自行发电用煤也基本来自北煤南运。数据表明,在考虑低风速区域的情况下,我国中东部地区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共8.96亿千瓦。水深在5-20米范围内的海上风电可开发量约2.1亿千瓦,陆上和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量共计约11亿千瓦。

  

在太阳能方面,中东部地区集中式光伏电站可开发的潜力是3.58亿千瓦,分布式光伏装机的潜力是5.31亿千瓦,包含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内,共计近9亿千瓦。中东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现有开发利用量仅占可开发资源量的1%,加上生物质能、地热能、东部特有的海洋能等等,东部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非常大。再考虑到东部是我国核能发展的先行区、进口LNG的主要接收区等优势,这使我对东部城市能源“身边来”信心十足。

  

第二是技术可行性。光伏发电的技术可行性已得到社会认可,风电的可行性也已成为现实,这几年发展很快,技术上也不断进步,低风速区和远海地区风能发电技术都在提高。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可行性问题已基本解决,储能技术进步也很快,火电调峰技术也在进步,这些都为东部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技术基础。

  

第三是经济可行性。高成本曾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因素之一,然而这些年成本不断下降,2010-2017年间国际上光伏发电成本从0.36美元/千瓦时已经降到了0.1美元/千瓦时,下降幅度达73%,并且还在进一步下降。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,太阳能还是风能,技术进步带动了成本的大幅下降,经济可行性十分乐观。

  

从资源可能性、技术可行性、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出发,东部各省完全有可能做到能源较高比例的自给。比例具体能达到多少,各个地方要因地制宜,且并不排斥与西电东送相结合。


从“消费者”到“产消者”观念需转变  


个人建议,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应优先开发和使用“身边来”的能源,同时再加上西电东送的“远方来”的能源,把东部能源自给和西电东送相结合,不应坐等西部供应东部,而应转变思路,进行能源自产自销,持续提高能源自给比例。

  

城市能源转型需要哪些力量?我认为政府、企业的努力以及配合非常重要,但最需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,即让东部从能源的“消费者”变为能源“产消者”,寓电于民。如果东部的能源开发和自给做得好,就能减少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的压力,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好事,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改善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。

  

我在东部多省调研后发现,这些地区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使用身边能源的观念。长三角地区包括沿海的大型城市,都应该树立这样的思想观念,即要尽可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。

  

我注意到,浙江省湖州市正在推进“家庭屋顶光伏计划”,力争到2020年建成10万户家庭屋顶光伏,届时该市煤电装机占比要降到37%,这是很大进步,我认为该计划在浙江具有普适性。另外,江苏省盐城市也提出尽快把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50%以上。可以说,东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非常广阔。

  

低碳、智慧、无废城市协同建设体制是关键 

 

大气污染、交通拥堵、垃圾围城是众所周知的三大城市问题,这三个问题都与能源有关,因此也可以从能源角度解决以上问题。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可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,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和智能出行会大量减少堵车和尾气污染,将垃圾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和能源化,如变成沼气或发电等等,均可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三大城市问题。

  

为解决城市问题、建设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,我国不同部委在分别推行低碳城市试点、智慧城市试点和无废城市试点。我和业内同仁们提出《关于通过“无废城市”试点推动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,建设“无废社会”的建议》和《关于建设“无废雄安新区”的几点战略建议》两个院士建议,得到国家领导的重要批示。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工作方案》。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》中专门提出雄安率先建成“无废城市”,现在已成为行动。我认为低碳城市、智慧城市和无废城市可以统筹起来。例如采用智慧城市信息大数据手段对垃圾处理、能源使用、碳排放等进行综合管理。

  

低碳城市、智慧城市和无废城市协同建设,体制是关键。光伏建筑一体化就非常适用于东部城市,然而推广却不畅,究其原因,是建筑管理部门与能源管理部门没有协调统一,没有要求新建建筑必须与光伏结合,并上升到国家标准。这就是体制和政策方面存在问题。

  

东部城市能源自给观念确立后,进一步要解决体制问题,把我国东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各部委政策相结合,包括建筑、农业、土地等等,制定明确的能源转型目标,然后落实到各个产业部门、企业、用户等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,中国能源的格局和能源结构将会有极大改善,中国的能源转型、能源革命前景将会无限光明。


(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)



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?

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,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.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.